一场秋雨一场寒
在这秋风四起的时节
是时候贴秋膘了
怒江这波贴秋膘的美食千万别错过!下面就跟随怒江定制旅游小编去品尝美食吧!
漆油鸡
漆油鸡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特色美食。敲一块漆油入锅,漆油融化后,放入事先处理好的土鸡炒拌几下,盖上锅盖,焖三五分钟,等到鸡块微微发黄加入清水,温火炖煮一小时,最后撒上葱姜盐调味,一锅美味的漆油鸡就做成了。土鸡和天然漆油搭配,是当地人最为喜爱的进补美食之一。
包谷砂稀饭
包谷砂稀饭,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特色美食,是怒族的主饭食之一。首先把晒干的包谷放到舂具里,加少量水舂去皮,再舂成砂,分别筛出大、中、小粒三种不同的包谷砂,中粒和小粒包谷砂一般用来煮干饭,选大粒包谷砂来煮稀饭,煮熟后放上蔬菜,备些豆豉或辣子,吃起来柔顺细腻,味美香甜,开胃又解渴。
普米饭肠
普米饭肠,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特色美食之一。普米饭肠是以猪肠、大米饭、包谷米、生猪血、花椒面、草果面、盐、香油等为原料制作而成。可以用刀切成小截,用炭火烤着吃,或者切成片,用油煎熟至酥黄后食用。配上一碗清茶,边吃饭肠边饮茶,美味可口,别有风味。
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特色小吃之一。石板粑粑的特色不在于原料,而在于炊具。走进怒族群众的家里,怒族群众会用石板当锅,把甜荞粉、红糖、清水和成的荞面糊舀在锅内摊平在火塘三角架上的石板上,不用放油,烙熟即成。烙出来的粑粑松软,且香甜适口。
荞砂饭
在怒语的食谱中,“阿表”是一个最常见的名称,译成汉语就是荞砂饭。这是生活在福贡等地的怒族人民最喜欢的食物。它不仅适合老人和病人食用,也常被用来招待客人。
怒江鱼生
说到鱼生,很多人会想到海鲜三文鱼。殊不知,生活在怒江大峡谷的人们还有生吃虹鳟鱼、罗非鱼、草鱼的吃法。
生长在怒江仿野生水里养殖的虹鳟鱼、罗非鱼、草鱼捞上来,处理后切成鱼片,整齐排列在冰面上。晶莹透亮的鱼生配上姜、蒜白或葱白、芫茜、紫苏叶、鱼腥草、盐、生抽、白砂糖、米醋调成的蘸料,放入口中冰冰凉凉、层次丰富,仿佛小精灵在你的嘴里跳舞。
竹筒酒
竹筒酒是独龙族男女老少都爱喝的传统饮料,它还被当作青年男女订婚时的礼酒和盛大节日中的喜酒。制作竹筒酒时,首先要在山中竹林里选择最好的竹子,将其做成酒筒,然后把煮熟的小麦、大米或者高粱拌上酿酒用的酒装进竹筒内,存放七天之后竹筒酒就酿制好了。此时打开竹筒盖,醇香的酒气扑鼻而来,令人陶醉,颇有酒未入口人已醉的感觉。
火烧鸡
火烧鸡选用的是当地放养的走地鸡,走地鸡肉质紧实,拔毛清洗干净后,取出内脏用盐稍加腌制,放在炭火上烤,烤好的鸡肉外焦里嫩,再配上糊辣子,让人垂涎欲滴。
手抓饭
“手抓饭”是傈僳族、怒族风味特色的美食。接待客人或者过节时,当地人会在一个洗涤干净的簸箕内放切成小块的烤乳猪、土鸡、琵琶肉,荞米鸡肉拌饭和凉拌木耳、清煮南瓜、土豆及特色佐料等。
吃饭时,人们洗完手围着竹簸箕坐成一圈,左手为碗,右手为筷,先拈一片腊肉往左手掌上涂一层油,右手抓起自己想吃的东西放进左手里进行初步的组合,再喂进嘴里。
手抓饭和同心酒是傈僳族人待客的最高礼遇,如果有贵宾,主人还会唱着动人的祝酒歌,向来宾一一敬“同心酒”,直到客人酒饱饭足才结束。如今,傈僳族手抓饭已经成为怒江大峡谷饮食文化品牌,也是很多人到怒江的第一餐。
老窝火腿
老窝火腿是怒江州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一个地方名牌产品之一,当地的非遗美食。因其低盐、清香、柔软的特点和独特的口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老窝火腿已有1000多年腌制历史,明朝万历年间就已成为大理国贡腿,产于云南怒江大峡谷泸水县老窝镇,其形状多为“琵琶形”或“柳叶形”。淳朴的老窝百姓将当地特有的老窝土猪以放养为主,用玉米、绿菜、野菜辅以少量喂养,养殖时间在两年以上,待其肥育后在每年十冬腊月春节来临前屠宰“过年猪”, “过年猪”的猪后腿用白族民间流传的传统制作工艺精心制作而成。经过复杂工艺腌制过的火腿肉质细嫩,呈桃红色,味道鲜美,肥而不腻,食而不燥,回味无穷,一口下去咸香四溢。
来源:转载自微游怒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