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贡山县丙中洛镇定制旅游:秘境山水惹人恋 民族团结花似锦
怒江贡山县丙中洛镇定制旅游:秘境山水惹人恋 民族团结花似锦;一江怒水奔涌而下,到丙中洛转了个弯,眷顾出了一块大峡谷罕见的开阔地,片片云雾盘旋其上,幢幢房屋隐秘期间,眺远望去,周围尽是古老神秘的峡谷丛林,溪瀑纵横的奇山俊岭……秘境峡谷接天连地,山水生态相谐相融,乡村旅游生机盎然 。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就是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各族儿女团结进步、同气连枝、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繁荣发展的最好诠释。
丙中洛是历代商贾由茶马古道进出西藏的必经之地,各族群众因此在这不断扎根安家,经过千百年的交流交融,逐步形成了丙中洛镇现在怒族、独龙族、藏族、傈僳族、汉族等16个民族聚居的格局,各民族早已形成了血脉相连、亲密无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4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后,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民族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开创了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大好局面。
“生活在丙中洛镇的各民族杂居现象较为突出,各民族语言互通、生活互助、文化互融,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丙中洛镇副镇长李晓东说。
李晓东向记者介绍,丙中洛镇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加快推动发展上,着力推进以民族文化游等为主的乡村旅游,打好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业这张牌,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多民族互嵌式融合发展之路。
“怒江美丽公路建成通车后,一个月有20多天都有游客来吃饭、住宿,生意好的时候,我家客栈一天能收入两三千块。”谈起客栈的生意马金花喜笑颜开。她向记者介绍,客栈里的服务人员都请的本村各族群众,让他们能就近务工挣钱。
“村民的腰包鼓了,邻里间的关系也更亲近了。”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后,马金花主动传授做生意经验,带动了当地村民开客栈的热情。自家生意好,客人慕名而来容纳不下时,她还毫不吝啬的介绍给周边的农家乐和客栈。
近年来,丙中洛镇党委、政府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开展“观光农业+旅游业”项目建设,引导农民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中药材、稻田养鱼、西瓜、果树等产业,繁荣乡村旅游,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全镇产业多样化发展。目前,丙中洛镇共开设56家农家乐、客栈,2020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0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3亿元。
“对于一名摄影爱好者,怒江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和多元民族文化有着很深的吸引力。”骆忠华来自昆明,是一名人文摄影师、国家旅游局怒江旅游推荐人、云南旅游策划及线路规划专家,1998年便与怒江结缘,20多年来,他走遍了怒江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现居住于丙中洛,并开了一家“屲仚艺术民宿”。
“丙中洛美在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多元文化共融,更美在各族儿女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把丙中洛的美宣传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这里,感受这里的美。”这两年,骆忠华一直以“屲仚”的网名活跃在各网络平台,持续推送关于丙中洛的美景和风土人情的美图。
丙中洛镇注重深入挖掘全镇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运用各类媒体、文艺作品、工艺广告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宣传,把尊重保护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同时,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大力培育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通过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传播社会正能力、引领时代新风尚,促进全镇形成“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推进民族团结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目前,丙中洛镇成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1个、3个示范单位、13个示范村(一个村委会、12个村民小组)、48个示范家庭。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从未止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生生不息。如今,丙中洛,各民族群众亲如一家,用心浇灌着民族团结进步之花,丙中洛各族儿女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推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